装修业主一批又一批,特别是二手房翻新业主,需要可真是不少。其中,不乏各式老公房、小户型业主,本期,情报君就给大家列举八个不到50㎡老房翻新实例,有同样翻新苦恼的你可以参考起来啦。
精彩案例集锦1、14㎡陋室华丽转身
2、零采光的家
3、风景中的家
4、修补时间的家
5、不想分开的家
6、90后的烦恼“新”家
7、断桥边的家
8、无法成长的家
114㎡陋室华丽转身
14㎡的老房子,旧貌换新颜啦!住在上海恒丰大楼的住户乐老先生一家三代14口人挤在14㎡的老房子里,居住质量可想而知,老房子的诸多不便也给了设计师极大的挑战。然而,经过精心改造,这个14㎡的老屋居然彻底丢掉了旧模样,换上新装与大家见面了!
详情 ↓
改造前的一层客厅:如果不提示这是客厅的话,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是客厅,通向二楼的楼梯、冰箱、餐桌、洗衣机等家电挤在这个小空间里。
改造后的一层客厅:改变了楼梯位置,将两侧设计为通顶橱柜,增加储物空间,消除视觉上的杂乱感。
改造前的楼梯口:楼梯口成了各类杂物的聚集地,使得本身就狭小的空间更加难以找寻立足之地。
改造后的楼梯口区域:通向二楼的楼梯一侧是卧室,透明玻璃材质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感和整体性,另一侧则设计成储物架,用来归纳小家电和厨房家电,井井有条。
227㎡零采光的家
27㎡暗淡无光的老房子,经过设计师的妙手改造,房间不仅亮了,而且腾出了三室两厅两卫的温馨格局!设计师妙笔生花、解决采光和通风等一系列难题,原本零采光的老房子瞬间变成了温馨舒适的现代复式小户型公寓房。
详情 ↓
改造前的一层空间:兼具客厅、餐厅、储物间的功能,分区混乱,杂乱无章。
改造后的一层空间:将客厅、厨房、餐厅进行了规范的划分,客厅通向厨房的门采用透明玻璃材质,增加通透性,保持空间整体感觉。
改造前阁楼上的小卧室:由于空间规划不合理和陈旧的家具不符合日常使用需求,使得这个小卧室看起来拥挤不堪。
改造后的阁楼卧室:不仅室内家具和摆设都是日式榻榻米样式,就连卧室门都是日式推拉门,实木色调简单清新。
3风景中的家
老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——城隍庙中,25㎡的老宅居住着幸福、知足的郑家人,虽然身处闹市,每天都能欣赏城隍庙的美景,但是,居住紧张的难题却时时困扰着一家人。
详情 ↓
原始建筑平面图:郑家一家共有三层,加上一层夹层,可供改造的空间有三层半,但是25㎡的面积足以让设计师挠头。
一层楼梯下的厨房:巧妙运用楼梯下方的空间,放入水槽和洗衣机。
二层空间大改造:二层空间的客厅、卧室和卫生间做到了分离,客厅虽小,但是已经可以满足家人的需求,客厅一侧靠近楼梯的位置,是开放型的小卧室,靠窗的优势让这个小小的卧室瞬间变身飘窗。正对楼梯的狭窄部分,设计师进行了半隔断处理。
4修补时间的家
53㎡的两室一厅,住着修表世家两代人口,每逢节假日,一家老小聚在这里,这个小小的两居室,兼做修表工作室,除去老人的卧室和夫妇俩的卧室,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。
详情 ↓
改造前的客厅:改造前的客厅,简陋,沙发上空设置有晾衣物的横杆,可见,客厅还兼具暂时的晾衣间功能。
改造后的客厅和餐厅:电视背景墙做了收纳柜处理,上层空间用来陈列摆放,下层空间用来储物收纳,餐桌和客厅的茶几都是设计师精心挑选的能够伸缩的大尺寸桌子,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。
改造前的卧室:空间虽小,但是承担着主要的功能——修表,这也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。
改造后的卧室:简约现代风格,将整体空间进行了规划,把床并进了墙体中,将原本的鸡肋空间利用起来。
5不想分开的家
居住困境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:丈夫离世后,94岁高龄的婆婆由于身体原因,无法与王阿姨同住在楼房,只能自己住在外面的出租房里;女儿渐渐长大,需要独立的工作空间,但是旧房子无法给女儿提供单独的空间。
详情 ↓
改造后的一楼空间:一楼空间为客厅、餐厅、母亲和奶奶各自的卧室,客厅采用浅色木地板,增加室内光线反射,改变原有客厅采光差的缺点,实木餐桌和家具朴素而舒适。
改造后的客厅:客厅的层高并不突兀,金属质感的时尚吊灯弥补了层高过高的空旷感,实木加布艺的家具材质,增加了室内温馨的气氛。
改造后的老人卧室:老人卧室位于一楼,没有多余的设计元素,简简单单的配色、以及功能空间。
改造后的卫生间:卫生间墙体采用通体果绿色,一改旧日脏乱差的旧貌,果绿色清新时尚,搭配白色卫浴,给人清新扑面的感觉。旁边有老人专用的扶手,非常实用。
690后的烦恼“新”家
26岁的申小姐和27岁的吴先生是从校园里就走到一起的情侣,目前两人正在筹办婚事,他们的婚房是一个普通的33㎡一室老公房,由于装修想法各自不同,这个房子让他们还没结婚就开始有了争吵和烦恼。
详情 ↓
改造前狭小拥挤的客厅:客厅虽然与阳台相连,但是采光并不好,室内空间狭小,物品只能杂乱堆积,导致原本就不宽敞的空间更混乱不堪。
改造后的阳台兼工作室:阳台与客厅打通,成为贯通的一个整体,增加了室内面积,将客厅功能弱化,强化了工作室的功能,贯通后的阳台和客厅采光条件大大改善。
改造前的厨房:相比较其他空间,厨房的空间算是比较“宽裕”的,但是,很显然,这个宽裕的空间被浪费了。
改造后的厨房:厨房的改造可以说是翻天覆地。
改造前的工作间:这个工作间只有一台电脑和桌椅,显然无法满足绘画的需要,甚至还会造成“抢占”的矛盾。
改造后的工作间:工作间由原来的客厅和阳台改造而成,整体的实木地板也大有玄机,在靠近阳台位置,有个可以升降的“隐形床”,升起后,工作间可以变身卧室,在工作间靠里位置,地板同样可以升降,升起后是一张长条形书桌,满足小两口的工作需要。
7断桥边的家
小陈家位于美丽的西湖畔,由于特殊的家世,让这个小陈苦恼万分,由于家里空间狭小,已经长大成人的小陈和哥哥只能睡在一张高低床上,和妈妈一起蜗居在老房子里,这座24㎡老屋甚至没有卫生间,如何让这个饱含了两代人生活艰辛的老屋变得舒适而温馨呢?
详情 ↓
改造前黑暗的室内:即使是在正午时分,这座24平米的单间老屋里的光线也是少得可怜,幽暗的环境很难让人产生对家的眷恋。
改造后的老屋美景:推窗望去,窗外是江南美景,窗台改造成了洗手间,洗手间的盥洗台就是窗台,上面满满的是小小的绿植盆栽,在清新雨后,多么令人心旷神怡。
改造前的餐厅:餐厅没有位于楼梯空间旁边,笨重的餐桌椅和家具使原本狭窄的室内空间更加局促。
改造后的餐厨空间:改造后,餐厅和厨房合二为一,四周是简洁大方的橱柜、厨具,做旧的餐桌上,藤编的物件更显得古朴自然。
改造前的孩子卧室:卧室里的高低床成为小陈哥俩最深的记忆,虽然节省空间,但是缺少了相对隐秘性。
改造后的一层空间:靠窗位置由于采光好视线好,设计师将其作为景观性卧榻来设计,榻榻米的造型设计简单实用,两个榻榻米之间设置了可活动的隔板,保持私密性。
8无法成长的家
一家四口生活在12平米蜗居中,年迈的老父亲只能居住在只有1.85米层高的“空中阁楼”里,低矮的阁楼让人根本无法直立行走,上阁楼的楼梯宛如悬崖峭壁,老父亲每天上下楼梯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而好动宝宝在家的唯一活动空间就是一家三口的那张床。楼房返水现象严重,原本的水泥地上已经结满了青苔,潮湿阴暗的蜗居如何能满足全家舒适的生活?
详情 ↓
改造前的房屋小院落:这个狭小潮湿的空间承担着房屋的供水、洗漱、阳台等功能,但是由于空间利用不合理,导致院落积水,各种供水管道交错裸露,毫无美感可言。
改造后的小院落:设计师采用桑拿板做了吊顶,与防腐木地板呼应,正对门口的桑拿板隔断成了老人摆放绿植的最佳空间。
改造前的厨房:说是厨房,其实是屋主在房门口搭建的违章建筑,不要小瞧这1平米的简陋空间,这个空间为屋主解决了没有厨房的现实困境。
改造后的厨房:厨房被安排在一层空间,原有的室外厨房拆除后,为室内采光和通风提供了条件,设计师对室内的每一寸空间进行了详细规划,最终将这个韩式温馨厨房呈现在我们眼前。
改造前的老人卧室:二层的老人卧室由于受到层高限制,空气不流通,天花板的吊扇一旦转动,人就不能站立。
改造后的老人卧室:老人卧室从二楼搬到了一楼,在客厅与卫生间之间,设计师采用了半隐形设计,将老人的卧室空间设计为切面斜面,并有推拉玻璃门,既保持室内光线,又保证了一层空间的整体性。
以上8套案例,哪套最让你惊艳?赶紧投票吧。
看完这些案例,你的心是不是也已经蠢蠢欲动,想给自己的家来一次大变身?你的家是否也已经老旧不堪、急需改变?或是刚买了二手房却不知如何下手、一筹莫展?如果你也想翻新,不管是整屋翻新,还是局部(只做厨房、卫浴间、墙面)翻新,都可以找我们的装修辅导员。现在报名,还可以享有:
专业的装修全程辅导
免费房型规划设计
监理免费验收二手房(交房验收)
独一无二的读者特惠价(整体翻新3万起)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马上报名
↓↓↓阅读原文↓↓↓
|